开元ky7818老版本

如何适应大学生活


发布时间:2016-09-01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经历了黑色六月的洗礼,大学新生来到了一片新的天地。大学确是一片崭新的天空,这里的生活有着与高中时代截然不同的自由自在,多姿多彩,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。这里是知识的圣殿,却非梦想的乐园;这里机会与挑战并存,这里希望与困难同在。摆在大学新生面前的,是一个新生活的适应期。这是走进大学校园要上好的“第一课”。
  所谓适应,是一个源于生物学的概念,心理学引用过来,说的是有机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,皮亚杰认为,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适应。适应是一种过程,通过这个过程,有机体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与环境保持平衡。如果有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,就需要改变行为来重建平衡。这种由平衡到不平衡,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环往返的过程,就是适应。这就告诉我们,生活就是适应,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。面对每一个人生的转折,面对每一种新的生活,都会有一个适应期,来实现人与环境新的平衡。如此看来,大学新生面临一个新生活的心理适应期,多多少少出现适应性问题,便是生活的必然了。之所以先说清这一点,是想说,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,一般说来是一个正常的人生课题。换句话说,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事,没有适应性问题才是怪事。适应就是平衡,适应就是发展,适应就是成长。
  大学新生面临哪些不适应?
  【环境的不适应】
  大学新生,大多都是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,离开父母,离开亲人,来到大学校园,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,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活,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。陌生的城市,陌生的校园,陌生的脸孔。从地方中学到高等学府,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大多数新生从中小城市、乡镇农村到大城市读书,更会感到环境的陌生。再有,大学里的上课场所,由中学里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,变成了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。图书馆、网吧、宿舍、自习室的地位也今非昔比。这一切都需要逐渐适应。
  【生活的不适应】
  中学时候,生活上许多事情都由父母包办。进入大学后,卫生要自己搞,衣服要自己洗,饭要自己打,钱要自己花,许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自己处理。再有,新生入校后,很多家长把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一次性给学生,学生一下子拿着这么多钱,又没有父母的督促,缺乏一个统筹性的安排,盲目冲动性消费太多。这都需要重新适应。
  【学习的不适应】
  中学阶段学习目标,就是在高考中顺利地通过“独木桥”。学习的内容、范围、要求,主要是教师来安排的。学生在上课时习惯于“填鸭式”的教学,只要听懂教师的讲解,课后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。大学的教学目标、内容和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不同。大学教师讲授比较抽象和概括,教师上课时数明显减少,学生自学时间大大增加。学生更多要靠自学。这对大学新生来说更难以适应,以至一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生,入学后第一次考试,会出现不及格的现象。
  【人际的不适应】
  想家,是大部分新生的共同心态。这是因为过去的同学好友分手了,周围的同学还很陌生,新的人际关系还没有建立,人际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。中学的时候,新生也有一个适应的问题,但到底同学们是一个地区的人,有更多的共性,而且老师就在身边。到了大学,大家来自四面八方,语言习惯,生活习惯等彼此的差异性会更大,老师也很难在身边。于是,会出现种种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。
  【角色的不适应】
  社会角色的变化也是需要适应的问题。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,很多在中学时代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“佼佼者”。进了大学校园以后,“山外青山楼外楼”,面对新的竞争群体,使许多人感到自己没有了过去的优势。有人把这叫做“大学生的相对平庸化现象”。有的大学新生为此在学习上找不到新的支点,找不到新的方向。这是一种需要适应的角色问题。另外,中学那会儿,是全校资格最老的“大哥哥”、“大姐姐”。而到了大学,成了资格最嫩的“小弟弟”、“小妹妹”,从峰顶一下跌到了谷底。另一面呢,在家人亲友面前的地位却上升了。中学那会儿,父母拿他们当孩子,这会,说他们“长大了”。这种角色变化也需要适应。
  大学新生为什么出现适应性问题?
  【生活变化带来的自然反应】
  如前所述,生活就是适应。不管怎样努力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得好一些,从中学到大学,也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期,也就必然出现一些适应性问题,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反应。
  【年龄特征带来的适应困难】
  大学新生,还有相当的闭锁心理以及自我中心倾向,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,从而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。再有,思维容易陷入极端化。入学前对高校怀着太多美好的憧憬,把大学想象的“好得很”;入学后发现大学也有许多不如意,又认为“糟得很”。这种反差也增加了适应的困难。
  【教育失误造成的适应能力不足】
  适应能力,是人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,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能力,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。本来,适应能力是人的一种固有的潜能。但是,由于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误,许多同学潜在的适应能力没有被更好地挖掘出来。以至每年的新生入学之际,由家长护送上大学的现象是越来越为普遍,而在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的时候,排在各项手续桌前的不是我们将来的学生,而更多得是学生家长。这样导致许多同学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,有强烈地依赖心理,自理能力、自立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较差,难以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。
  【自我认知失调导致适应困难】
  一是自我评价过高。绝大多数新生在中学时代都是佼佼者,突然面对前述的“大学生的相对平庸化现象”,一时很是难以适应。一是自我评价过低。有些新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。男同学可能因为身材矮小而自卑,女同学可能因长相不佳而自卑。从农村和偏远小镇入学的同学,更容易感到自卑。从而导致各方面的适应性问题。
  主动调整积极适应新生活
  【调整生活方式】
  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,进入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生活的第一步。要学会独立生活,入学之初,首先要学会起居、饮食、穿戴、洗晒自己料理。还要学会理财,要考虑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,哪些是可花可不花的。还要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,明确什么是该做的,什么是不允许做的,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。在熟悉新的生活、老师和同学的同时,还要迅速熟悉学校的教学及辅助设施,如教学办公地点、图书馆、实验室、复印室、录音室、书店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方法等。为了适应新的校园环境,多向高年级的同学或同乡请教,加强与老师、同学的接触,掌握各方面的信息,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生活。
  【调整学习方式】
  调整学习方式,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一步。中学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,大学里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。课堂教师讲授知识后,学生不仅要消化所学内容,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。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,成了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。所以,新生要逐步学会主动学习,学会自学。自己确定学习目标,自己制定学习计划,自己检查学习效果,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,主动请教老师问题,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变被动为主动,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。进入大学以后,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和个人发展目标的不同,使原来的学习名次上的竞争逐渐淡化,逐步形成了“大学习”观念上的综合评价体系。在这种体系里,竞争是潜在的,是全方位的,是更为激烈的。所以,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。还要正确对待专业课、公共课和选修课。对专业课的学习,应目标明确具体,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,不断提高学习兴趣。对待公共课,要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,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。对选修课的学习,应注意克服仅仅根据浅层的了解盲目选修的倾向。
  【调整人际交往】
  入学之初,同学间的互相关心和帮助,相互信赖和理解,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,减少孤独和寂寞,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,较快地熟悉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同学之间应多加了解,熟悉互相的生活习惯和性格,为以后的相处打下基础。在交往过程中应该做到: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,适当表达自己的见解,态度诚恳,措词文雅,处处替他人着想,切忌自我为中心,克服傲慢和嫉妒心理,还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。如下人际交往原则,会帮助新生同学应到良好的人际关系。其一,给别人爱你的理由――主动原则。我们在交往中总是期待别人接纳自己,喜欢自己。你要别人爱你,你就得给别人以理由。坚持主动原则,给别人爱你的理由,就是你先要接纳别人,先要爱别人。你肯播洒爱的种子,才能有爱的收获。其二,别让人家抱定时炸弹――真诚原则。人都有安全的需要。出于这种需要,人们都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可以把握的,自己的交往对象是能够把握的。而你不真诚就让人感到没法把握你,人家把握不了你,只能像躲避炸弹一样躲避你。其三,花香淡淡情味更长――距离原则。人都需要一个独享的心理空间,需要一定的心理自由度。所以,虽然你非常渴望友谊,还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,保持各自的自由空间。其四,路靠自己走――自立原则。在人际交往上,要防止人际依赖。面对新生活要坚持自强自立。因为新的一段人生旅程到底要靠自己走。

 

(转载自开元ky7818老版本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网站)

Baidu
sogou